淨空法師 :要晓得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这三句落实就在十善。南无阿弥陀佛!
於是在现前社会对我们最重要的一部经典,当然是《无量寿经》。《无量寿经》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果然生起向往之心,这就是发菩提心。老实念佛,这就能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个正因、正行,古人讲正行,这个「行」是动词。可是有正行还要有助行,正助双修,我们才有把握。今天念佛堂老实念,正行有,助行没有,所以把握还不够。助行是什么?助行是修善,断恶修善,这是助行。西方极乐世界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得很多、介绍得很好,那个地方皆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。我们要问问我们善不善?念佛是念得很好,阿弥陀佛没有问题了,这一关打通了,可是我们不善,那一边的大众都是善人,这一关不容易打通。阿弥陀佛也不能循情,「这个念佛念得不错,我接引他来」,来了什么?跟大众天天吵架,跟大众不合,那这怎么行?由此可知,修善就很重要。修善的标准是什么?十善业道。我们将「净业三福」头一条做到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要晓得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这三句落实就在十善。只要你修十善业,前面这三句你就做到;你不能认真修十善业,前面三句是空话,纵然有心有愿,没有落实;修十善才落实。 这十善怎么个修法?佛在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讲得好,他说菩萨有一个方法,这一个方法能断一切恶道苦。这个方法妙,能断一切恶道苦,什么方法?佛说,教我们要「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」。常念是心善,思惟是念头善,观察是行善、行为善,心善、念善、行善。下面一句话很重要,「不容毫分,不善间杂」。整个开示这是一个重点,我们今天不能成就就是:好,我心里也善,思惟也善,行也善,里面总夹杂著不善,这个麻烦就大了。所以我们的善功不纯,不能算个善人。你的善功要纯,你才是个善人,决定不容许不善夹杂在其中。换句话说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看善的,不要看不善的,只看别人善,只看一切善事。善的,我们好好学习;不善的,决定不要记在心里头,决定不要去理会。不放在心上,不放在口上,当然更不放在身上,这就叫不许可一毫一分的不善夹杂在其中。心里头不可以夹杂,口不可以夹杂,身不可以夹杂,佛这么教我们。然后你就能够亲近诸佛如来及诸圣众,这一句话就是说,你就能参与诸佛如来的俱乐部,常常跟他们在一起玩了。诸佛如来的俱乐部在哪里?西方极乐世界;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我们就可以有资格参加。所以诸位才知道十善是多么重要,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这是讲凡圣同居土,五戒十善一定清净,古德常常劝导我们持戒念佛,就是这个意思。
http://ft.amtb.tw/dv.php?sn=02-034-0084&lang=zh_CN#a1
阿弥陀佛!
净空老法师讲解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阿弥陀佛
华藏净宗弘化网:
http://edu.hwadzan.com/livetv
赞 佛 偈
阿弥陀佛身金色,相好光明无等伦,
白毫宛转五须弥,绀目澄清四大海,
光中化佛无数亿,化菩萨众亦无边,
四十八愿度众生,九品咸令登彼岸。
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(三遍)
阿弥陀佛
心地上了不起恶,全体是善。其念佛也,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。
复马契西居士书一
所言长斋念佛外之应守规律,即是敦行孝友,务尽伦常。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居心动念,不干邪僻,并及虚伪。与人做事,克尽厥职。遇有缘者,劝令入道。其种种行相,不须具标,但勤看印光文钞,及安士全书自知。须知为佛弟子,凡所作为,必须超过世俗所行,方能自己得真实益,令他相观而善。若口说修行,心怀不善。于父母兄弟,以及一切世人上,未能尽其本分。如是之人,名为假善人。因地既伪,实益何得。圣贤之学,皆从格物致知,诚意正心而始。况欲了生脱死,超凡入圣者乎。格物致知,当看四书蕅益解重刻序,及袁了凡四训序。昔白居易,问鸟窠禅师。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。窠曰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白曰,这两句话,三岁孩童也会恁么道。窠曰,三岁孩童虽道得,八十翁翁行不得。须知此语,乃一切学佛法人之总关切要语。诸恶众善,皆须在心地上论。不专指行之于事而已。心地上了不起恶,全体是善。其念佛也,功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。欲得心地唯善无恶,当于一切时处,主敬存诚,如面佛天,方可希企。心一放纵,诸不如法之念头,随之而起矣。
http://www.honghuashe.com/ygds/wenchao2014new/zg02/mydoc045.htm
阿弥陀佛
净空法师:宣传净土法门,必定得一切诸佛护念,一切菩萨赞叹,一切护法善神拥护
我们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,怎样报佛恩?怎样报师恩?前面佛教导我们,「当孝於佛,常念师恩」,不是佛把这个法门说出来,我们怎么会知道?不是这些老师历代祖师代代相传,我们怎么能晓得?回向偈里面我们天天在念,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」,如果只是念,没有行持,这叫妄语,这白念,必须要有行,有行动才能满这个誓愿。报佛恩,佛实在说对於我们什么需求他都不要,我们用什么方法报佛恩?唯一的方法就是帮助佛宣传佛法。大慈菩萨在劝人念佛偈子里头说得很好,他说你一生当中能劝两个人念佛往生,就比自己精进,我们很冷静的想想,实在是有道理。那两个人念佛往生,为什么往生的?某人劝我的,我才得这个殊胜的利益,所以劝人念佛功德不可思议。如果你能够劝到十几个人,那这是世间第一大善;能够劝到百人、千人,你就真正是菩萨;如果能劝人超过万数了,大慈菩萨说你一定是阿弥陀佛化身再来的。这些话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,才知道帮助别人学佛比自己专修重要得多了。 自己往往是业障重,有很多障碍,修学不能精进。你就努力帮助别人,你自己的业障自自然然就化除了,为什么?你的福报太大了。我们中国俗话说「福至心灵」,这个人福报一来,他本来很笨,忽然他心思就敏捷了、就聪明了,为什么?福报带来的。能够全心全力弘扬这个法门,宣传这个法门,必定得一切诸佛护念,一切菩萨赞叹,一切护法善神拥护。这些事情实在讲是每一个人心里面都向往祈求的,总是得不到,为什么得不到?不晓得方法。你尽心尽力宣扬这个法门,这是方法,才能得到这样殊胜的果报。所以「书写」是流通经典。
无量寿经 (第六十集) 1992/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:02-012-0060
特别推荐经典佛学网站:
http://www.amtb.tw (净空法师专辑网站)
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
六者请转法-轮 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 十者普皆回向
回向:愿以此功德, 庄严佛净土;上报四重恩 ,下济三途苦;若有见闻者 ,悉发菩提心;尽此一报身, 同生极乐国;所有功德果报,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愿十方法界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众生的一切功德和我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功德至心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,至心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,至心回向给父母以及累世怨亲债主,愿我和一切众生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南无阿弥陀佛
|